|
欢迎加入最专业的匹克球社区,获取最新技巧、赛事和新闻资讯!匹克球爱好者、教练都在这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本帖最后由 usapickleball 于 25-3-27 09:59 编辑
随着新一轮贸易战愈演愈烈,加征关税的余波正悄然波及加拿大市场,休闲运动用品首当其冲。其中,受冲击最为明显的竟是近年人气飙升的匹克球项目——球拍、球网等核心器材价格大幅上涨,正令加拿大广大爱好者陷入“价格焦虑”。
“我只是想找支新拍子打打球,现在却得权衡预算、海运成本和全球供应链。”多伦多业余球手Lisa Grant无奈地表示,“这项本来轻松上手的运动,变得不那么轻松了。”
进口链条受挤压,价格压力向终端传导
据加拿大体育用品零售商联合会数据,加拿大市场上超过70%的匹克球拍均由美国品牌采购并在亚洲生产,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中国、越南、泰国等制造中心。
但随着美国对中国制造的匹克球相关用品加征关税,加拿大作为非关税壁垒方,却因大量依赖美方进口与分销体系,正被迫承受“价格外溢”。
“我们本来通过美国渠道进货,现在运费涨了,关税涨了,一支原本售价199加元的中端拍,如今成本就已超过220。”温哥华某匹克球零售店主Jason Leung表示,“终端零售价只能跟着涨,不然我们连基本利润都守不住。”
器材涨价,冲击初学者与社区俱乐部
匹克球在加拿大火得飞快,社区俱乐部、学校课程、企业员工活动中都出现它的身影。但涨价风波却在无形中推高了运动入门门槛。
“我们准备为学校配一批训练器材,但预算还是去年编的,现在根本不够。”卑诗省一所公立中学体育主管坦言,“可能要删减球拍数量,甚至考虑学生自带。”
此外,社区运营的俱乐部也表示压力倍增。一些场馆原本计划购置训练拍用于免费开放时段,如今不得不搁置更新计划。
厂商寻找替代方案,但挑战不小
在紧张格局未解前,不少加拿大商家开始尝试直接从东南亚独立采购,或支持本地小众品牌发展,但稳定性与产能仍是挑战。
“我们联系了一家菲律宾制造商,但交货周期不稳定,还得重新适配规格。”加拿大品牌FlowPick采购经理Michelle Renaud表示,“这场贸易战让所有人措手不及。”
民间运动为何被卷入全球博弈?
匹克球本是包容、平民的全民运动,但如今却“被动卷入”全球政治经济链条。正如《环球邮报》消费事务记者Mariya Postelnyak分析:“匹克球的崛起让它成为新兴消费市场的代表,但也暴露出在全球依赖型制造结构中,加拿大终端市场的脆弱性。”
展望:短期波动与长期警示
短期内,匹克球器材价格仍将维持高位,消费者或转向二手市场或本地二线品牌。
长期来看:加拿大需要在体育装备领域寻求更多供应链自主性,减轻外部波动对本土市场的冲击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