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欢迎加入最专业的匹克球社区,获取最新技巧、赛事和新闻资讯!匹克球爱好者、教练都在这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你可能已经注意,匹克球球拍核心,已经不只是蜂窝结构了。泡沫芯?混合芯?各种新科技名词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,让人眼花缭乱。
那么问题来了:到底哪种内核最适合你?下面来分析每种核心的手感、性能、优缺点,还有那些厂家不一定告诉你的小秘密。
经典不死:蜂窝(Honeycomb)核心
蜂窝核心,其实就是用聚丙烯(polypropylene)材料,做成密密麻麻的格子状结构。根据不同品牌,格子的大小、墙壁厚度、甚至周边有没有加泡沫补强,都会影响拍子的性能。
优点:
- 触感熟悉,兼顾力量与手感
- 选择多、价格区间广(想省钱的朋友有福了)
- 大部分玩家上手无压力
缺点:
- 打久了容易“压塌”,出现死点(甜区变小)
- 有些品牌品控一般,寿命不稳定
- 打着打着就没那么“弹”了
新贵来袭:泡沫(Foam)核心
泡沫核心,就像CRBN TruFoam、Selkirk Labs 008、Diadem BluCore这种,用高密度泡沫填充整个球拍。没有小格子,整个打击面就像一块整体成型的软垫。
优点:
- 超级大的甜区,几乎哪里打都能出好球
- 吸震效果炸裂,手感像棉花糖一样柔软
- 比蜂窝耐打,不容易死点
- 可以通过调整密度,自由控制力量与控球平衡
缺点:
- 贵,一拍动辄两三百刀(心疼钱包)
- 早期泡沫拍在冷热环境下手感会变(冷天变硬、热天变软)
- 虽然稳定,但暴力感略逊传统蜂窝
折中派:混合(Hybrid)核心
一半是蜂窝,一半加了泡沫元素,比如边缘注入泡沫、内部多层混合。既想要蜂窝的爽快,又想要泡沫的柔和?来,混合给你兜底。
优点:
- 比纯蜂窝更稳定,甜区也更大
- 手感更温和一些,换拍上手更容易
- 有一定吸震效果
缺点:
- 听起来完美,实际是“样样通,样样松”
- 核心压塌、弹性流失的问题还是有可能发生
该选哪种核心
核心类型 | 手感 | 力量 | 控制 | 甜区大小 | 吸震 | 价格区间 | 推荐人群 | 蜂窝 | 传统、有弹性 | 高 | 不错 | 中等 | 一般 | ¥500–¥1500 | 全能型玩家、预算党 | 泡沫 | 柔软、稳定 | 中高 | 超强 | 超大 | 极好 | ¥1200–¥2200 | 控球狂魔、护肘护腕党、科技控 | 混合 | 平衡 | 中 | 良好 | 较大 | 好 | ¥800–¥1800 | 想尝鲜又怕失误的稳健型 |
总结
有人问我:“泡沫芯是不是未来的趋势?”有可能,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一刀切。
对于追求一拍爆杀的进攻型玩家来说,蜂窝那种暴力的手感,真的太上头了。而泡沫拍虽然稳定又舒服,但真想要那种一击致命的爽感,还得看情况。
混合拍呢?确实适合“不想输也不想冒险”的理性派选手。不过如果你心里痒痒,想尝试全新打法,不如直接上泡沫,感受一下每个吊球都软绵到让对手抓狂的滋味!
每个人的挥拍习惯、发力点都不一样,哪怕参数一模一样,手感也是天壤之别。借朋友的、去店里demo几块,感受一下,绝对比看再多评测都来得实在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