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欢迎加入最专业的匹克球社区,获取最新技巧、赛事和新闻资讯!匹克球爱好者、教练都在这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2025年12月3日,杭州临平体育中心将迎来一场注定被写进中国匹克球历史的赛事——PPA亚洲职业匹克球巡回赛·杭州公开赛(PPA Tour Asia·Hangzhou Open)。消息一出,圈内顿时炸锅。
这是PPA第一次把正式赛事带到中国内地,同时也是PPA亚洲系列落地的关键一步。而承办这场比赛的,正是那个曾经点燃亚运激情的临平体育中心。
国际职业巡回赛,终于来了
在国内玩匹克球的玩家,十有八九听说过PPA这个名字。它是目前全球职业匹克球竞技水准的天花板,是Ben Johns、Anna Leigh Waters这些顶尖选手的舞台。过去,我们在YouTube上看得热血沸腾,却总觉得那是“别人的联赛”。
如今,随着PPA Tour Asia的启动,梦与现实的距离被迅速拉近。
杭州公开赛属于PPA亚洲巡回赛中的“公开赛(Open)”等级,虽然不是最高级别的“SLAM”,但依然是亚太范围内职业与业余并轨的旗舰型赛事。职业组照旧设有五个标准项目:男单、女单、男双、女双和混双,值得注意的是——中国首位职业冠军龙雨飞将正式出战。
你没听错,是那个在PPA海外赛场上为中国拿下职业冠军的龙雨飞。这一次,他终于能在主场挥拍。
“不止看”:全民共振的匹克球节日
这不是只给高手准备的舞台。
杭州公开赛同步开放业余组报名,组别设置可以说是“细致到发丝”级别——按年龄划分,有U18、19+、35+、50+;按水平分层,则直接对接DUPR系统,分3.5-和3.5+两个档口,每个组别16签位。
也就是说,不管你是校园球王、社区拍王,还是刚入坑一年的准3.0小白,只要你想试,就能登场。
这,才是真正的“职业赛事本土化”逻辑:不是只看,而是能玩、能比、能感受。
更妙的是,组委会为观众准备了体验区、互动游戏、品牌展示,还要让球迷近距离接触职业选手。打个不恰当的比喻:就像把NBA赛场开在你家小区楼下,还顺手送你一张体验券。
为什么是杭州?
为什么PPA首站不选北上广,而是落子杭州?
其实想想也不奇怪。临平体育中心刚刚办完亚运会,是“全亚洲最会办球类运动”的场馆之一。更重要的,是杭州这座城市的开放程度、城市运动氛围和匹克球社群活跃度。
在国内,杭州的匹克球起步并不算早,但发展极快:有一批实力俱佳的“球王球后”、有覆盖城乡的场馆建设,还有成熟的俱乐部运营体系。PPA中国负责人甚至曾私下透露:“如果在中国选一个地方做职业赛事试点,杭州的稳定性最让人安心。”
接轨世界,只是开始
别小看这次杭州首站。它的意义,远超比赛本身。
这是一种标志:中国匹克球,终于进入了“职业对接国际”的时代。
这是一种挑战:我们的选手要在本土迎战来自日韩、东南亚甚至欧美的对手。
这也是一次启示:不止是竞技水平的提升,更是赛事体系、组织能力、内容传播、球迷文化的全方位跃迁。
过去我们看PPA,是“他们打得真好”;现在我们看PPA,是“我们能不能赢”。
别误会,CPC(中国匹克球巡回赛)依然是根,是基础。但从现在开始,我们终于要开始学会在世界舞台打比赛,在全球视野中定义自己。
临平一拍,中国起跳
距离开赛还有一个月,报名即将启动。可以预见,这场比赛会成为年底中国匹克球圈最热的话题之一。有人期待首战夺冠、有人憧憬职业签约、有人只想打一场“沾点职业气息”的对局。
不管你是谁,杭州临平这个坐标,都会成为记忆的锚点。
有些比赛,是潮水开始的声音。而这一次,潮水起于临平,涌向亚洲,终将抵达更远的地方。
新闻来源:https://finance.sina.com.cn/jjxw ... fwhzpv0821686.shtml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