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欢迎加入最专业的匹克球社区,获取最新技巧、赛事和新闻资讯!匹克球爱好者、教练都在这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本帖最后由 浪哥走天涯 于 24-3-12 06:08 编辑
最近,网坛传奇人物费德勒在社交媒体上宣传他的新鞋款时,提到了“匹克球”。这引发了匹克球界不小的讨论。有人认为,任何曝光都是好事,但同时也有人担心,匹克球会不会正在变成它当初所讨厌的那种网球风格?
近年来,随着“匹克球热”的兴起,关于匹克球与网球的恩怨也愈演愈烈。一些网坛名将公开发声对匹克球表示不屑,甚至借此大肆敛财。然而,也有许多前职业网球选手选择转型匹克球,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甚至为这项运动的推广注资。
事实上,匹克球和网球是截然不同的运动,两者都值得尊重。我曾经采访过从网坛转到匹克球的专业选手萨姆·奎里,他表示,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匹克球的职业选手人数和竞技水平的提高。尽管萨姆在网坛取得过辉煌的战绩,但他也承认,匹克球这项运动的复杂性和竞争激烈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料。
虽然网坛和笼网球界对匹克球仍有一些轻视,但更值得警惕的是匹克球内部的“精英化”倾向。一些地方的匹克球社群里,业余爱好者感受到了来自高水平玩家的压力,原本轻松愉快的运动氛围变成了竞技场。
我最近就遇到过这样的例子,一些朋友的父母在佛罗里达州的匹克球社区里,感受到了来自高水平玩家的排斥,原本的社交乐趣荡然无存。
不仅如此,许多高水平玩家更热衷于寻找人烟稀少的球场,不愿意在公共球场与新手同场竞技,这对于匹克球的普及推广显然是弊大于利。回想当初,我们很多热爱匹克球的人不都是从新手开始的吗?很多时候都是热心肠的高水平玩家给了我们帮助和指导。
去年我遇到了一些困难,当时我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:“只想着打‘高水平比赛’很容易,但对于这项运动的未来而言,真正重要的是邀请新玩家加入,帮助他们提升水平。”
我的朋友韦斯·伯罗斯,一位帮助萨姆·奎里转型匹克球的职业选手,对此深表认同。他建议业余选手拿出 20% 的时间来指导新手或参与休闲级别的比赛。
我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个调查,询问业余选手 (3.0 分以上) 有多少时间会用来指导水平较低的选手或参与休闲级别的比赛。结果显示,超过 64% 的玩家表示,他们会拿出 15% 以下的时间来帮助新手,甚至有 27% 的玩家表示会拿出 5% 以下的时间。
毫无疑问,匹克球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。但我们也应该反思,“全民匹克热”是如何走到今天的。我们不能让匹克球步网球的后尘,变成昙花一现的运动。
就像尼采所说:“与恶龙缠斗过久,自身亦会成为恶龙。凝视深渊过久,深渊亦会凝视你。”或者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来说,就像《黑暗骑士》中的哈维·丹特讲到的:“你本可以是英雄,但当你活得太久,就会亲眼目睹自己变成恶人。”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