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23|回复: 1

[中国球星] 从网球到匹克球——王康杰在球场上找回自己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4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欢迎加入最专业的匹克球社区,获取最新技巧、赛事和新闻资讯!匹克球爱好者、教练都在这!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曾几何时,Jack Wong Hong-kit(王康杰)是香港网坛的一颗希望之星。尽管他在2018年曾短暂攀升至ATP世界第653名,但这位出身自传统网球体系的年轻人,始终未能在职业赛场上闯出一片天。伤病、成绩压力、资源短缺……种种现实,把他逐步从梦想的中心推到了边缘。

然后,一项“看起来像是玩票性质”的尝试,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——他转战匹克球了。

从“ATP挣扎者”到“匹克球台柱”
“以前打网球,我常常连八强都进不了。但现在,参加匹克球比赛,我不止站上了领奖台,甚至还能靠比赛养活自己,赚点钱——我很快乐。”

Jack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毫不掩饰内心的满足。这种幸福感,不是来自名利双收,而是来自一种真实的成就感——那种你知道自己终于找对方向的确定感。

而他用成绩证明了这不是“转行逃避”的故事。在2025年Panas马来西亚公开赛半决赛,他和越南好手Giang Trinh打出了一场被誉为亚洲职业级别中“最精彩对决之一”的五局大战,技术密集度、节奏转换与心理博弈尽显——这是属于匹克球的高光时刻,也是属于Jack的高光时刻。

匹克球,不是“简化版网球”
Jack对于那些“看不起匹克球”的声音,倒是回应得干脆:

“有人说它像网球、像乒乓球,但我不这么看。动作上也许有些相似,但匹克球完全是自己的体系。”

很多非匹克球选手初入门时,都会犯同一个错:试图用原有运动的打法横冲直撞。但Jack说,这一套在匹克球里很快就会“撞墙”。

“比如你不能在kitchen(非截击区)里截击,球必须等它落地,这就迫使你放慢节奏、去思考怎么回球。球不弹、球小,杀球没效果时你怎么办?这就需要用dink(网前吊球)、drop(后场吊球)、slice(削球)等组合去构建节奏,而不是靠爆发力取胜。”

他说得直接又犀利:“你如果忽视匹克球的技术细节,只靠自己以前的打法顶着打,几个月内就会撞上天花板。”

“匹克球是关于想象力的运动”
Jack甚至把匹克球的本质,上升到了心理与创造层面。

“小场地的高密度回合,会让你不断重复同一个动作;如果你一个动作做不好,可能会反复出错。这时候,比体能更重要的是专注力、是临场应变能力。”

“在我看来,匹克球不是在拼体能,而是在拼创造力、想象力,还有你在关键时刻的心理状态。”

这番话,或许是他对网球生涯那些“技战术饱满但成绩不理想”经历的最好总结。他终于在匹克球里,找到了契合自己风格的舞台。

站上亚洲之巅,还想挑战更大舞台
如今的Jack Wong Hong-kit,正是亚洲匹克球职业化浪潮中的核心人物之一。

从7月启动的PPA亚洲巡回赛(PPA Asia Tour)开始,他已经在马来西亚公开赛、香港公开赛中亮相,而接下来的福冈站、胡志明市站,以及10月压轴登场的“中国大满贯”(China Slam),他也都在备战名单之中。

而他的终极梦想?是成为香港匹克球“奥运第一人”。

是的,虽然匹克球尚未进入奥运体系,但国际匹克球联合会(IFP)已在推动入奥程序。而在这个可能被“赶上”的历史时刻,Jack已经准备好了。

“我不再是追着名次跑的失败者,而是在自己的节奏里找到成就感的人。”他说。

有时,成功不是在你最初选择的路上,而是转了个弯后等着你。而对于Jack Wong Hong-kit来说,匹克球,就是那个拐弯后的春天。

pbcn-王康杰.jpg


中匹在线 - 全球最大的中文匹克球社区!匹克球爱好者都在这! bbs.pickleballcn.com
发表于 3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
加油
中匹在线 - 全球最大的中文匹克球社区!匹克球爱好者都在这! bbs.pickleballcn.com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中匹在线社区 ( ******|****** )

GMT+8, 25-8-30 03:07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