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欢迎加入最专业的匹克球社区,获取最新技巧、赛事和新闻资讯!匹克球爱好者、教练都在这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×
10月的海口,阳光不再咄咄逼人,椰风一吹,反倒有几分温柔。就在这样一个适合挥拍出汗、拉球放网的日子,全国19所高校的匹克球好手齐聚海口经济学院,为的是同一场赛事——2025年中国匹克球巡回赛高校赛“阿伦纳斯杯”海口站(CPC-U500)。
说是“比赛”,其实更像一场青春的聚会,一次技术的较量,一回彼此鼓掌叫好又暗自琢磨的高手交流。
从底线到非截击区,步步生花
这场高校巡回赛设了六个项目:男单、女单、男双、女双、混双和混合团体。五场排兵布阵的“单兵作战”之后,还有一场真正考验综合实力的混合团体赛等着他们。一个字,卷。
但卷得漂亮。
场上的男生抽球刚猛迅疾,女生的后场吊球柔中带刚。别说,我们以前老觉得混双是“女陪男打”,这次真是打脸——有女选手在非截击区前dink出神入化,把对手吊得团团转,也有男选手在网前被女子截击抢下关键分,只能苦笑佩服。
双打的看点更足。广东海洋大学的配合打得那叫一个默契,前场dink连发、后场lob稳准,甚至时不时还来个上旋斜线抽球,逼得对手只能防守。站在场边看比赛的观众,有时候都忍不住小声感叹一句:“这水平,怕不是快进国家队了?”
匹克球+青春,才是最燃的组合
其实你要说这些大学生有多“专业”?还真不一定。但他们身上的热情、战术理解、还有那种场上一分一分咬牙拼到底的狠劲儿,足以让人刮目相看。
西南医科大学的一位选手,在男单小组赛中一度0比8落后,但硬是靠着不断变节奏的削球(slice)和沉底线的吊球(drop),逆风翻盘。赛后他笑着说:“我不是不想快攻,是对手太会打截击了,只能想办法绕着走。”看得出来,他们是真的在“打比赛”,而不是“来参加”。
这种比赛场面,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:匹克球,不只是拍子和球的碰撞,更是脑子和勇气的对撞。
海口经济学院,打得不只是球,更是态度
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东道主的海口经济学院真是用心。从场地布置到裁判安排,再到后勤补给,样样都做得有板有眼。校长朱华友在开幕式上还特意讲到:“我们不仅仅要把球打好,更要把这项运动在年轻人中传下去。”
听着不虚。海南这些年在全民健身和新兴运动推广上其实下了不少功夫,匹克球能被纳入高校巡回赛,本身就是个标志。
海南省匹克球协会的人也来了,说得挺直白:“我们就是希望更多学生喜欢这项运动,打得开心,更打出水平。”
写在最后
看了这场比赛,我忽然有点理解为什么匹克球在中国的年轻人中“杀疯了”。它不像网球那样门槛高,也不似羽毛球那般高速暴力。它融合了乒乓的手感、羽毛的脚步、网球的布局,还有一点点街头运动的自由和洒脱。
青春不就是这样吗?不拘一格,自有锋芒。
下一个站点是哪?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这些大学生,已经在这个叫“匹克球”的小场上,打出了自己的故事。
|
|